乡土体育热浪中的进阶思考
- 2025-08-12 21:39:29
- 2
本文转自:南方日报
■评论
KY体育乡土体育热浪中的进阶思考
邓建青
邓建青
电白正在被一场篮球盛宴点燃。
7月25日起,2025年“沉香杯”——电白区第三届镇街男子篮球联赛以24支参赛队、五大赛区的规模,在城乡之间掀起体育狂潮。这场赛事不仅以“不服输、敢争先”的竞技精神诠释了基层体育的蓬勃生命力,更通过赛事组织、文化融合与产业联动,成为观察乡村振兴战略下基层治理创新的一扇窗口。
从城区体育馆到乡镇灯光球场,赛事将竞技舞台延伸至田间地头。麻岗镇康丽村的开幕式上,村民围坐在球场四周,呐喊声、运球声与篮板扣击声交织成乡村夜曲;南海街道分赛区,本地居民组成啦啦队,一句又一句的方言助威声诠释了“草根体育”的真谛——不为冠军奖杯,只为家乡荣誉而战。这种“全域覆盖、全民参与”的格局,使篮球赛超越了单纯体育赛事的范畴,成为凝聚乡情、促进城乡交融的社会活动。
赛事成功背后,是精细化管理与人性化服务双重支撑,使其既有人气又接地气。
文广旅体部门、农业农村部门、宣传部门、镇街多重联动,建立起竞赛管理、志愿服务、后勤保障等组织体系,以尽可能周到的服务保障,使得乡镇赛事也收获了顶流赛事的牌面。更值得称道的是,赛事将沉香文化、非遗技艺等地域符号深度植入:各镇街球队互赠香芋、蔬果、水产等农特产品,赛场周边专设农特产品展区,让观众在观赛间隙了解到电白丰富的产业内涵和民俗文化。赛事举办的同时,球迷在观赛之余,又纷纷聚集球场周边的夜市里品美食、逛乡村。这种“体育+文化+产业”的融合模式,使赛事流量有效转化为经济增量。
当然,这场体育盛宴仍存在进阶空间。参赛队伍虽覆盖全区,但选材更偏重竞技属性,各队伍也未针对本地特色在口号、宣传上形成话题,无法借助赛事的流量传播本土故事;受条件限制,部分乡镇球场容量较小,无法满足更多人进场观赛的愿望;农特产品展区虽设,但并未针对各自特色做布展提升,没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,现场也不链接销售渠道,限制了品牌传播半径。
如果,能针对参赛队伍开展更广泛的选材,增加更多“普通人”的戏份,赛事无疑会更有话题性。或者,在赛事中增设“乡村直播间”,由参赛球员、基层干部、普通群众代言家乡特产,也能实现“球赛打响品牌,特产走出电白”的双重效应。此外,也可借鉴茂名马拉松经验,在分赛区设置上更巧妙地融入沉香林道、滨海绿道等电白特色景观,打造“体育+文旅”精品线路,让参赛者和球迷成为电白旅游的“活体广告”。